本科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 本科生德语专业
德语系的前身是600cc全讯白菜自助注册德语培训中心,由600cc全讯白菜自助注册同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联合创建于1989年,起初的教学任务是为全校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第二外语课程,并承担原机械工业部出国人员德语培训。2002年开始招收德语专业本科生,2006年独立设系,并开始招收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
德语系现有教师14名,其中中国教师11名,德籍教师3名。中国教师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讲师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名。3名德籍教师均拥有博士学位,其中2人受聘教学科研教授,1人为校聘语言外教。拥有博士学位13人,占全体教师总人数比例达93%。中国教师全部具有留德经历。姜爱红教授担任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刘文杰教授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分委员会委员。2013年,德语系硕士生导师梁珊珊、张勇分别入选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
人才培养:
德语系每年招收德语专业本科生和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设有文学、语言学和跨文化交流学三个专业方向。德语系十分重视专业内涵建设,在本科教学阶段,除了普通的国情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训练,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系统开设文学、语言学和翻译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出国留学、继续深造或步入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德语系着力发展对外交流,到目前为止,已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弗莱堡大学、基尔大学、曼海姆大学、马格德堡大学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相关学院签订了学生交流协议,在读本科生和硕士生可全部送往国外伙伴学校研读,学分双方互认。每年暑假,德语系还组织学生到伙伴学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实践。此外,德语系每年还邀请国外合作学校教授到我校讲学,开设完整的专业课程。
德语系近5年本科和硕士毕业就业率均在95%以上。本科毕业生或在国内就业、继续读研,或赴德国进行深造。硕士毕业生因扎实的专业功底、国外留学经历和理工学校背景,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历年来就业领域均为德国跨国公司、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学术研究:
2010年,德语系与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文学研究所建立联合学术研究机构“600cc全讯白菜自助注册德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Joint Research Center for German Language and Culture),旨在推动德语专业学科发展,促进与德语国家高校的科研学术交流。该中心成立以来,在学术交流、专著出版、图书资料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11年9月,中心与合作伙伴在600cc全讯白菜自助注册联合举办了“中德文学与文化关联”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年7月和2016年9月,双方又分别在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和600cc全讯白菜自助注册举办了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自2010年起,研究中心成员共发表有关德语文学、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8部,译著10部,在德出版学术论文专集4部,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宣读论文40人次。
此外,德语系主持编写的全国大学公共外语教学用书《大学德语》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并于2011年入选北京市精品教材。由德语系教师主编的《德语泛读教程》(上、中、下)2014年荣获600cc全讯白菜自助注册优秀教材一等奖。德语系语言学团队主编了《德语语言学导论》教材,实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慕课课程也已录制完毕,该课程已引起国内各高校德语专业学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近些年来,德语系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2项(2014/2020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立项1项(2013年)、国务院学位办立项1项(2012年)、北京市社科项目1项(2019年)、600cc全讯白菜自助注册校级立项10项。
德语系教师简介
(点击教师姓名获取详细信息)
Name |
Fachbereich |
Forschungsschwerpunkte |
Literaturwissenschaft |
Die weimarer Klassik, Realismus im 19. Jahrhundert, Lyrik des Expressionismus, deutsch-chinesiche Literatur- und Kulturbeziehungen |
|
Literaturwissenschaft |
Literatur der deutschen Romantik, Gegenwartsliteratur, österreichische Literatur, Übersetzungswissenschaft |
|
Literaturwissenschaft |
Frühe Neuzeit, literarischer Realismus, Literatur der Zwischenkriegszeit, Literatur und Zeitgeschichte |
|
Linguistik |
|
|
Linguistik |
Semantik, kognitive Linguistik, kontrastive Linguistik (Deutsch-Chinesisch) |
|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
Stereotypforschung, Imageforschung sowie Deutschlandstudie |
|
Literaturwissenschaft |
Die Wiener Moderne, Deutsche Literatur nach 1945 |
|
Literaturwissenschaft |
Klassische Moderne, gegenwärtige österreichische Literatur, deutsch-chinesische Literatur-/Kulturbeziehungen |
|
Linguistik |
Textlinguistik, kontrastive Linguistik Deutsch-Chinesisch |
|
Linguistik |
Textlinguistik, Fachsprachenforschung, Übersetzungswissenschaft |
|
Linguistik |
Soziolinguistik, Pragmatik, Gesprächsanalyse |
|
Linguistik |
Korpuslinguistik, Textlinguistik, Computergestütztes Deutschlernen |
|
Linguistik |
Literaturlinguistik, Literatur der Wiener Moderne, Korpuslinguistik, Soziolinguistik, Geschichte der Sprachwissenschaft des 20. Jahrhunderts |
|
|
Linguistik |
Fremdsprachendidaktik |
点击进入德语系—德语培训中心网站 http://dsz.bit.edu.cn